導讀:河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8月25日公布河北省7月地表水水質監測結果。7月,河北省共監測了37個飲用水源地點位,131個地表水河流斷面和17座重點湖庫淀。其中,所監測的飲用水源地達標率均為*,與去年同期、上月持平。 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達標 7月,河北省共監測地表水飲用水源地8個,不計總氮,達到地表水Ⅱ類水質標準的比例為*;地下水飲用水源地29個達到地下水Ⅲ類水質標準的比例為*。 河流水質總體為中度污染7月,全省共監測國、省控河流斷面131個,其中Ⅰ-Ⅲ類水質斷面占監測斷面總數的45.8%,Ⅳ類水質占15.3%,Ⅴ類水質占7.6%,劣Ⅴ類水質占31.3%。從水質監測情況看,總體水質與去年同期、上月基本持平。 在七大水系中,與去年同期相比,水質變差的河流主要有:北三河水系的還鄉河,大清河水系的府河,子牙河水系的綿河-冶河下游;水質好轉的河流主要有:北三河水系的潮河,灤河及冀東沿海水系的伊遜河、柳河;其他河流水質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。 7月監測的河流水質總體為中度污染,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、生化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。 河北省界斷面水質Ⅰ-Ⅲ類占37% 2014年7月全省共監測省界斷面27個,其中Ⅰ-Ⅲ類水質斷面占監測斷面總數的37%,Ⅳ類水質占7.4%,Ⅴ類水質占3.7%,劣Ⅴ類水質占51.9%。監測斷面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、氨氮和總磷。 7月河北省共監測入境斷面13個,其中山西省入保定的瀦瀧河和唐河水質達到Ⅱ類,水質優;遼寧省入秦皇島的青龍河,山西省入石家莊的滹沱河、綿河-冶河,入邯鄲的漳河水質為Ⅲ類,水質良好,入張家口的洋河水質為Ⅳ類,主要污染物為總磷;山東省入邢臺的衛運河、入滄州的岔河水質為劣Ⅴ類,主要污染物為氨氮、總磷和化學需氧量等;北京入保定的拒馬河、入廊坊的北運河和白溝河水質為劣Ⅴ類,主要污染物為化學需氧量、生化需氧量和氨氮等;河南省入邯鄲的衛河水質為劣Ⅴ類,主要污染物為氨氮、總磷和化學需氧量。 7月河北省共監測出境斷面14個,其中河北省進入北京的潮河、青水河水質為Ⅱ類,水質優,白河水質為Ⅲ類,水質良好洋河水質為Ⅳ類,主要污染物為化學需氧量和總磷;進入天津的黎河水質為Ⅲ類,水質良好,龍河水質為Ⅴ類,主要污染物為氨氮、化學需氧量和總磷等,還鄉河、子牙新河、大清河、泃河、潮白河、北運河水質均為劣Ⅴ類,主要污染物為氨氮、化學需氧量和總磷等;進入山東的衛河水質為劣Ⅴ類,主要污染物為化學需氧量和總磷。 崗南水庫等12座水庫水質優 7月,河北省對崗南水庫、黃壁莊水庫、陡河水庫、邱莊水庫、石河水庫、洋河水庫、岳城水庫、東武仕水庫、臨城水庫、朱莊水庫、快水庫、西大洋水庫、安格莊水庫、龍門水庫、大浪淀水庫、衡水湖和白洋淀17座湖庫淀水質進行了監測。 不計總氮,崗南水庫等12座水庫均能達到Ⅱ類水質,水質優,東武仕水庫和黃壁莊水庫水質為Ⅲ類,水質良好;龍門水庫水質為Ⅳ類,中度污染,主要污染物為總磷。衡水湖水質為Ⅲ類,水質良好。 白洋淀總體水質為劣Ⅴ類,重度污染,與上月持平、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。 計入總氮,對湖庫的富營養化狀況進行評價。崗南水庫等15座水庫均為中營養,白洋淀為輕度富營養,衡水湖為中度富營養。 (文章來源:銘宇自控) |